欢迎光临顾长平国画艺术网!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顾长平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
康平首页 作品

相关资讯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139-9200-8306


邮件:931737117@qq.com


网址:
www.yuehechina.com/gcp


地址:西安市雁

详细信息

《张骞出使西域》创作感想

发布时间:2019/4/22 浏览量:3204 分享到:

《张骞出使西域》创作感想

                           ——顾长平

一、《张骞出使西域》历史背景

一个民族的繁荣兴盛,离不开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的时代英雄,他们不仅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甚至也创造了历史。汉代以前,西域对几乎所有中原人而言都是十分陌生的神秘地方。公元前138年,终于有一位中原勇士,率先向这块未知的地域发出挑战,他就是张骞(公元前195一114年)。张骞出使西域𣎴是他个人的愿望,而是当时西汉王朝政治上的要求。汉武帝就象他的谥号一样,是一位尚武的封建帝王,在他的统治下,中华民族结束了內耗和混乱,重新团结起来应对外敌。汉武帝出于与大月支结盟共同抗击匈奴的战略意图,下诏公开招募出使西域的人。时任朝廷郎官的张骞挺身应募,带领一百余名随从(内有一位善射的匈奴人堂邑父随行),自长安出发,踏上了西行的征程。此番西出阳关、披荆斩棘、朔风冰雪、烈日黄沙,克重重险阻、经生死磨难,终于在公元前128年左右,抵达了梦寐以求的目的地大月支国。期间曾被匈奴抓获,拘押近十年并为他娶妻生子,但张骞始终“持汉节不失”。终以韬晦之计脱逃,继续履行自己的使命。第一次出使前后历时十三载光阴,返回时所带出那一百人只剩甘父一人同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张骞这次史无前例的远征,仅就预定的任务来讲是未能完成实现联盟的初衷。但从其产生的实际影响和所起的历史作用而言,无疑是很大的成功。这次出使让他经历了许多国家,知道了西域的许多情况。他第一次以汉朝使者的身份,与西域的这些国家交往,沟通了汉王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历史上称他的这次出使是“凿空(孔)”,意为张骞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孔道。张骞向汉武帝汇报了他在西域的所见所闻,后被司马迁写入《史记-大宛列传》中,西域的基本轮廓由是被第一次勾画出来。

公元前123年,因为张骞具备了较多沙漠行军经验和地理知识,掌握匈奴人的活动特点,被汉武帝委以随军效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参加了对匈奴的一场大规模还击战役。因此功勋被汉武帝封为博望候。颜师古在《汉书-张骞传》中解释“博望候”的由来时说:“取其能广博瞻望”。

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在卫青、霍去病对匈奴大举出击的同时,汉武帝接受了张骞联合乌孙的建议,命其为中郎将,率随员三百人,马六百匹、牛羊万头并大量丝帛、金币等,第二次出使西域。与头一次不同的是,由于汉武帝连续发动了几次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使河西走廊已经完全打通,所以张骞得以昂首阔步、兴高采烈地去完成这次任务。同时张骞派其副使,分别走访了大宛、康居、大月支、大夏、安息、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等国,代表西汉朝廷和这些国家建立直接的外交关系。 公元前115年,张骞从乌孙返回长安,中西交流始通。武帝封张骞为大行,位列九卿。公元114年,张骞病逝,归葬于故乡,即今陕西省城固县(其墓在城固县博望镇饶家营村)。



二、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人文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国自春秋以来,戎狄杂居泾渭之北。至秦始皇北却戎狄,筑长城以护中原,但其西界不过临洮,玉门之外的广阔西域,尚为我国政治文化势力所未及。张骞作为西汉王朝的使臣,他的出使让中国的影响直达葱岭东西。由于我国历代封建中央政府都称边疆少数民族为“夷”,所以张骞的出使成为汉夷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为推动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远播国威,对汉王朝走向辉煌起到了功勋之效。張骞的出使既是艰难的外交旅行,也是卓有成效的科学考察。张骞滞留西域期间,以一颗赤子之心、大无畏的气概、出色的外交才能和远见卓识,不仅与西域各民族政权进行了广泛的接触,还从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对广阔的西域各国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实地调查分析和研究,并带回了许多国人过去无从了解的地理知识和农业果实。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蚕豆苜蓿等十几种植物,逐渐在中原栽培。龟兹的乐曲和胡琴等乐器,丰富了汉民族的文化生活。汉军在鄯善,车师等地屯田时使用地下相通的穿井朮,习称“坎儿井”,在当地逐渐推广。此外,大宛的汗血马在汉代非常著名,名曰“天马”,“使者相望于道以求之”。那时大宛以西到安息国都不产丝,也不懂得铸造铁器,后来汉的使臣和散兵把这些技术传了过去。

由于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通。特别是在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期,分遣副使数十人,以乌孙人为向导,分赴安息(今伊朗)、条支(今伊拉克)、大秦(古罗马)等地,与诸国进行政治和贸易活动,从而开辟了我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交通。中国蚕丝和冶铁术的西进,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甚大。自此,不仅现今我国新疆一带同内地的联系日益加强,而且中国同中亚、西亚、以至南欧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来。两千年后全世界的史学家们,均将张骞对西域的两次开拓出使,誉为建立连通欧亚之间的丝绸之路的发端。这对华夏民族的统一团结及中西文化的交流,产生了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意义。后人正是沿着张骞的足迹,走出了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

张骞功盖寰宇,名垂青史。不仅被载入《史记》、《汉书》、《隋书》及宋《太平广记》等典籍,也鼓舞了后世 的许多志士仁人 ,产生了班超这样的后继者。他出使西域的传奇般经历,也广为众多文人墨客传诵。将张骞的形象入画,最早是出现在敦煌壁画上。敦煌壁画第323窟中,绘有《张骞出使西域图》,为初唐时绘制。

今年陕西举办“人文千年”文化活动,是一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盛事。我自入选接受重大历史题材《张骞出使西域》的创作任务之后,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伴随着荣誉感充盈身心。作为一个饮秦汉之源、沐大唐之风的西北画家,能够为文化艺术的传承奉献自己的微毫点墨,为陕西的人文建构添砖加瓦,不仅是一种荣幸也是一份责任。

   三、画作的创作过程、思考及其感受:

   为保证高质量地完成这幅中国画的创作,我用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投入前期准备工作。查阅张骞出使西域的相关历史资料典籍文献,研读了许多相关的文史著作。有了历史知识的储备和文学情境的蒸薰之后,便即着手进行这幅历史人物画的创作。对构图的设计和思考耗时近一月有余,前后勾画了十六、七幅草稿。作为一幅历史人物画,画面的构成元素,当是张骞的主人翁形象定位为首要。设计怎样的动态或是静态,人物造型上须要表现出使的特征(从服饰、坐骑、斗篷、手杖汉节、行头等),突出表现人物的坚韧不拔、凿空拓荒的英雄气质。在初稿构图时,我就确定了纪念碑式的人物造型,定位在年约三十岁左右,清瘦的正面形象,手持汉节的动态,面部表情刚毅、坚定、大度,肩披的斗篷被西风吹起,双目凝视着远方。

其次便考虑人物的背景内容,不仅要从画面中表现时代特色、突出张骞出使的历史意义,体现人物的主要贡献,还须能够蕴含这段历史的人文传承以及现实意义。我的初稿构图是在主人翁的背后出现了他率领的部分随员从汉宫出发的情景。再其次,画面的边角出现河西走廊的背景,以驼队来象征丝绸之路由此开始,这也是张骞岀使西域最伟大、最深远的历史意义之一。

   初稿草构之后马上就发现了缺撼,张骞的身边没有配上他的的坐骑,这使得人物特征不能充分表现(如同苏武所牧之羊),也削弱了纪念碑式造型的厚重感。在第二稿中我考虑采用三联画的构图形式,可以使画面的历史感更丰富而宽广。把张骞和馬安排在画面中右侧的主要位置,张骞的形象仍定格在三十岁左右,双手紧握符节表情坚毅,身披斗篷,整个人物造型显示他肩负大汉使命,准备踏上千难万险的迢迢征程。画面背景以类似地图不规则的水纹和山形纹机理图案,作为贯穿整个画面的连接,并寓意张骞在西域所走过的艰苦岁月。画面还有几处表现地域特征的建筑(如鄯善、乌孙、大宛的帐篷,大月支的城堡等)、沙漠和游牧民劳动的景物组合,与山水背景相关联。二稿画完仍然不满意,仅接着又画了三稿、四稿。还是选择三联式构图,人物造型颇费一番思虑,纪念碑式的雕塑感这个定位保持不变的基础上,人物姿态在三稿中改变成动态,抓住张骞踏入西域跨马回望大汉的瞬间定格,为表现他虽被匈奴所俘几经生死始终不辱使命的精神。但在四稿中为强化雕塑感又调整为静态的,感觉这样更能突出张骞的个性特征。这两稿的背景变化不大,舍弃部分山水肌理图案,代之以几条横向重叠的弧线,意味着时空的交叉与分隔。使画面空阔感增强,突出张骞凿空拓荒的历史意义,同时也增强了现代意识的形式感。丝绸之路的表现始终是做为画面背景的灵魂,因为在我的认识,这一主题思想是张骞出使西域的最主要的历史人文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在画了五、六幅草图之后,深觉不尽如意,便搁置了一段时间的笔墨,重新翻阅研读相关史料以及文学作品,让自己浸淫在西汉时期的历史情境中驰骋想像。

   去年六月下旬我专程赴汉中城固县考察,亲访白涯村张骞故里并拜谒张骞墓,参观了张骞纪念馆。烈日之下的门榜有这样一幅对子:“探险促交融诸邦始列大宛传,鉴通问幽路千秋高扬博望魂。”这对联高度概括了张骞的伟大成就和历史意义,也应是我创作这幅画作的指导思想。

   回到西安后便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再度投入了创作,画了一张又一张的草图,力图让自己所创造出的张骞这一英雄形象,不仅以他独具的胆识、智慧、气节和坚韧不拔的神采跃然纸上,还要在尺幅之内通过张骞出使的内容来展现当时的历史人文风貌,传达出开拓进取、敢于担当的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这几年因自己浓厚的西藏情结,曾三赴西藏创作了一系列反映西藏风情的巨幅大画,自以为对于宏篇巨制的驾驭己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尚能得心应手。然此次创作这幅历史人物画,其禅精竭虑的程度前所未有。不仅因为张骞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没照片且更不可能见其真人,对人物造型的刻画,完全基于自己对历史资料和后世文人墨客作品的研读总结提练出的印象。还在于此幅作品所涵盖的历史文化内容之厚重、悠远与丰富。

   构图的反复推敲勾画,在人物造型上着力尤重。为强化主人翁的形象表现力,对于人物的动态与静态(或迎风而立或侧身回望)、主人翁与黑马的关系(从牵马式改成骑马式最后又改回)、甚至肩上斗篷在风中的造型等等都不断地改动修饰。始终保持不变的是人物形象定位(以第二次出使时的年龄来刻画)和手持汉节以体现张骞气节的标志性动作。人物表情也改变不大,姿势与动态的调整主要为了更好地表现他坚毅、自信、大气的风度。画面背景的处理改动颇多,可以说是从简入繁再化繁为简,以虚变实再以实入虚的过程。勾画到十稿之后不再囿于三联式的框架,人物仍然位于中间位置不变,画面周围以地图板块形式分隔大小不同的形状,围绕在主人翁的周围,展开张骞出使西域的情节符号和相关历史场景的概括。(左边是张骞两次岀使所到达过的大夏、大宛、乌孙、大月支等国的行程、考察活动,以及受到以乌孙王昆莫为代表的款待礼仪的场面刻画,与之相关联的是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的传播。图右勾画了汉宫应募、艰难行驰在雪山荒漠、对于南夷的开拓尝试等等。)这几大块板图之间曾以印有汉丝花纹图案的绸帛图案为分隔纽带,以山水、沙漠为阡陌,并用汉印、五铢钱、马钱做点缀,将各个场景连绵贯穿。后几稿改成直接以简约流畅的线条来分隔几大板块,既是象征了出使沿途的荒漠山水风云、坎坷曲折的拓荒凿空之路,也象征着由此汇集到一起最终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完成了构图之后,准备着手上大稿子。这期间正赶上国画院又组织了一批有创作经验和实力的中青年画家,前往临潼骊山创作基地,各自完成备成十二届国展作品。我这一年是第二次前往了,这里远隔尘嚣的幽静环境特别适宜闭关式创作。进入到创作状态后把所有的草图又过目审视一遍,最终决定这幅历史人物面要画成肖像式人物画。在第一张试验大稿上落墨时,为了强化画面主题的宏大气象,突出人物形象并强化雕塑感,构图上进行了大胆的变动,人物和马占去了画面的二分之一,力求在大的笔墨结构上体现具有历史感的浩然之气。背景用壁画的装饰线和几何图案,把每个历史情节和相关的特征性场景,虚化在隐喻的蒙胧中,由实入虚浑然一体,各个板块内容、每个情节片段有机地结合成统一的整体。大的外形形成有势的山形结构,内在的体面结构以汉像砖的表现手法,通过线的刚与柔、粗与细,墨块的大和小、干与湿的对比,色块之间的连带与穿插,在统一的淡赭石的调子中,表现出具有节奏感和韵味美的大背景。

   在骊山创作中心的两个星期里完成了《张骞出使西域》画作的线稿和小色彩稿,这个过程也是反复修改,几易其稿。从去冬直至今春三月完成了整个画作的创作,其过程对于我自身不仅仅是一次艺术的创作历程,也是一次“穿越”式的学习、交流、体验和提升的过程。厚重的历史内容由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来表现,这一种绘画方式的本身,就已经具有了中国画的人文外形。但如何在尊重历史的前题下,既要体现出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又要充分发挥个性化的艺术想象力和表现力,做到内容与形式高度地融合统一,这是一直让我在创作中不断思考的主要问题。

从艺术夲质上讲,任何形式的艺术都是个性化的表现,但好作品必是顺应自然和艺术规律,并能传达夲民族的文化气质和时代精神的。作为主题性的创作,若技法力求髙明而独特,却没有更好地体现其精神内核,也就失去了意义。总结自己对于这幅历史题材人物画的创作,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些微探索并受益非浅:首先是怎样在典型环境中来塑造典型人物。为突出主题,情节的选择很重要,我在选择背景内容时力求选择最能表现时代特征的场景和最具代表性的笔墨符号。背景环境的主要作用是要更好地衬托主人翁形象,人物造型与背景的笔墨风格要和谐统一。其次在艺术表现方法和笔墨语言上要有所创新,这是画作能否让观者留下视觉美感记忆的主要手段。这幅历史题材大画的创作中,我首次尝试运用了汉像石刻的笔意,概括、简约地将背景统一在一个淡赭石的整体中,肖像式的人物造型也是和背景统一起来。人物肖像的笔墨设计取决于所要表现的人物内在精神气质,我采用小写意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线条取法汉隶,追求其方正大气、雄劲扑拙的美感。画面的上色以黑、红、赭三种颜色为主,汉代崇尚玄(黑色)和朱色,大调子定为中黄、赭石加墨。比较符合传统审美的时代感。就技法而言,我力求打通材料语言之间的屏障,使水墨的性能、重彩的性能以及综合材料的性能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中国文化的特殊氛围。再就是,通过这幅主题性大画的创作,不仅丰富充实了自身的创作经验,也对中国画的审美有了更高的认识。大半生从事人物画的创作实践,不论是早期的仕女文人画,还是后来的西藏风情画,运用笔墨来随心所欲的造型,自忖自己己是驾轻就熟。甚至在勾画渲染宏大场景上也颇为自信。但此次创作让我体会到,要让自我艺术个性、精神诉求与材料技法恰如其分地结合并传达了作品思想内容的表现需要,中国画特有的“文化感”得到了彰显以实现中国画以形传神的最高境界,自己还须上下求索勉力前行!




                      2015年8月6日于南门外东榴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