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欢迎访问吴福春先生个人网站
您身边的艺术品专家

咨询热线:

158-2907-4800
139-9127-2103
  • 吴福春书法艺术网

  • 电 话:029-86339585

  • 定 购:186-2902-5999

  • 手 机:139-0918-7831

  • 网 址:http://www.xaylcz.com

  • 地 址:长乐路上水苑九号会馆2楼

艺术观点

美院教育进入“共同体”模式?

发布时间:2018/1/1

浏览量:1224

分享到:

从棒棒糖、转基因鱼的考题改革,到“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中央美术学院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试图像外界证明:教改的势在必行。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宋协伟说“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是应时而生,通过集成全球学术智慧,并将最终推动世界艺术设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事业。在他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愈发错综复杂,面对这一未来挑战,教育成为了先行者。构建一个能够适合未来发展的教育体系,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在实际操作只有几个月的时间里,中央美术学院为了全新推出的“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请来了包括《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Kevin Kelly)、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负责人伊藤穰一、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西班牙马德里IED设计学院克莱夫·范·希尔登(Clive van Heerden),美国“巨变网络”公司碧西·威廉姆斯(Aiyemobisi William),美国库伯联盟建筑学院大卫·格斯坦(David Gersten),美国纽约新学院安东尼·邓恩(Anthony Dunne),中国香港科技大学冯雁,南非开普敦大学理查德·佩雷斯(Richard Perez),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阿什利·霍尔(Ashley Hall),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皮尔·毛希丁·沙提克(Peer Mohideen Sathikh),德国波茨坦应用科学大学鲍里斯·穆勒(Boris Müller),国际设计组织联合会ico-D大卫·格鲁思曼(David Grossman),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艾伦·萨耶格(Allen Sayegh),日本东京大学斯普特尼子(Sputniko!),美国当代艺术家加里·希尔(Gary Hill),美国“巨变网络”公司首席执行官布鲁斯·茅(Bruce Mau)。等来自全球范围内的十六位演讲嘉宾及众多参会者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全球院校间的互动连线研讨。

“我们要打造的是全球艺术设计教育共同体”。对未来教育显然充满了信心,“3年前,我们首先从招生开始改革的,所以棒棒糖、转基因鱼,到去年的鲍伯迪伦,这就是我们前面的背景。当时,我就有了“未·未来”这样一套计划,今年终于了具体实施实现了。”在“未·未来”的全球教育计划里,中央美术学院要邀请100位全球学院的校长一起参与进来。


宋协伟说教改的思路是来自于整个社会的变化,尤其来自于科技带来的变化,“实际上,全球都遇到这样的问题,举个例子,比如工业设计,全世界的院校都会认为原来的学科定位不准了,早期的定位都是从工业革命、物理学、物材料建构导致的功能定位。今天的大学,比如亚历山大大学,他们早就组建了生物学家、艺术学家、哲学家构成的生物艺术;芝加哥艺术学院有‘艺术理疗’这样的研究都几十年了,它的原因背景是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导致的社会、人的本质变化。”


宋协伟指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导致产品属性和架构也发生了变化。如果大学教育还在延续这100多年以来原有的学科定位在办学,那自然是严重的不吻合整个全球经济发展和生产发展的模式。


“我们可以发现所有大学产生的新学科没有一个跟物理学有关的,跨界别设计的解释就是这样。我们由单一的产品设计,过去的物理材料,铁的做个盒子,木头的做茶几,转向了上下语境的系统设计,也就是说设计师的终极目的改变了,他不仅仅在解决一般意义的物理功能,不仅仅在解决一般意义的物理形态、美术元素。比如共享单车就是一个共享经济模式导致的。” 宋协伟说到。

因此,在主办方中央美术学院看来,“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是一场对未来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验性探索。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探索者,中央美术学院以“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作为纽带,联合全球艺术、设计、科技、人文、社会等学术资源,共同打造具有文化包容性、可持续发展的全球艺术设计教育“共同体”,探索中国未来艺术设计教育全新模式的建构。“未·未来”通过“激活创新”、“青年之为”和“教育不在”三个主体阶段持续实施。

在为期两天的“未·未来”全球教育计划的“思想者圆桌”对话阶段即为第一阶段“激活创新”。演讲嘉宾们与美国哈佛大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日本东京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三十余所连线学校围绕着“怎样让设计更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如何解决已有的传统思考问题方式和创造新思维方式需求之间的矛盾”,“如果在新的地方创造之前没有被创造过的事情才是真正的设计理论、设计目标的方法所在,那么要怎样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未知”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

这样的教育计划是前所未有的一种尝试。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计划过程中,所涉及的领域专家之广,已经超过了原先的艺术院校的“设定”。比如布鲁斯·茅,这位来自美国“巨变网络”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思想者圆桌”对话中布鲁斯·茅谈到,设计真正的DNA是同理心,设计师应该了解人们真实的感受,并把他们的问题表达出来。基于世界迅速变化,学生真正需要被教育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以该目标为主,进行具有创意精神的教育实验,让学生在四年里学到的不是课程,而是体验。设计师在“通行经济”、“市场经济”、“图像经济”、“信息经济”、“材料经济”、“生活经济”和“军事经济”领域都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需要有领导力的设计,让人们产生动力走向一个方向,将未来可视化,以一种有系统的方式将我们看到的未来变成现实。作为设计师要去拥抱失败,不断地生产出更具有吸引力的东西。‘设计新常态’和 ‘SNAP’概念,希望经由指导原则和教学方法可以授人以渔。作为一个设计师,不能只是愤世嫉俗,要执着于解决问题。”

当然也包括响当当的《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其著作《失控》(Out of Control)曾被导演沃卓斯基在拍摄大片《黑客帝国》(Matrix)时指定为全体演职人员必读的三本书之一。在本次“思想者圆桌”大会上,凯文·凯利带来了简短而有力的十大趋势观察:未来大环境第一个大趋势是一切的事情都是在不断地被创造;第二个潮流是数据分享将在一个液态的、流动的环境中使人发现未来走向;第三个特点是即时性,即给人类带来极大的便利;第四个是“追踪”,为给人类提供个性化或是定制化的服务;第五个趋势是“认知化”,关于人工智能的认知的两点标准,为能帮助我们用不同的方式思考而影响我们的生活;第六个趋势是“互动”,我曾经和斯皮尔伯格合作制作过一个电影使用的技术手段,探讨“体验是新的货币”这一观点,在体验经济中,虚拟现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增强体验,和其他人在一起的共同体验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第七是分享,从分享经济到合作,实现庞大的人群一起依托便捷的媒介进行合作的一些构想;第八是“屏幕化”,人类被屏幕包围并被屏幕追踪、回看;第九点趋势,以Google为例,说明人类现在获得答案越来越便宜,这意味着真正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而能够提出好的问题的人,才是未来创新型的人才;第十点趋势,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2017,未来从现在开始——未·未来。

不仅如此,圆桌对话形成了一次有关“未来”的头脑风暴和思想交汇,各位专家在发言中提出的大量“关键词”,使人意识到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全球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时代。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都深觉受益匪浅。在院长范迪安看来,人类文明的进程和文化的发展就是在关于“未来”的畅想和探索中积累形成的,中国古代的智慧和学说中就有着许多关于“未来”的认知。“天网”一词似乎预示了今天网络时代的到来,在中国古代的观念中,“天”和“人”是两个世界,人类的努力就在于探究“天”这一自然世界的奥秘和找到“天”与“人”也就是自然与人之间的平衡关系。“天圆地方”这一概念表明了人对宇宙、天体及其运行规律的认知,“天人感应”这一概念表明了人类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有着神秘而可能的关联,而“天人合一”这一概念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境界,也是我们今天与越来越多的“第二自然”相处应有的境界。这三个层次是中国智慧的体现,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人类面临“类人”的挑战,人工智能在信息储存和数字运算上已经超过人类,人工智能的自我学习正在成为新的态势,如果加上智能情感,则将严峻地挑战人的世界。

“为此,我们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学发明和新兴技术,将其引入艺术创意与应用设计,形成新的艺术形态,服务生活需求,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人的主体性,在艺术创造上尤其要坚持文化关切,李养正书法艺术网,西安盛唐书法西安凤巢网络李养正书法http://www.sxhbsh.com看重手工劳作的价值,要把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今天的创造,形成人的创造性与科技发展‘共生’的关系。‘未来’的‘未’充满着不可知性和可能性,而中国象形文字的‘未’字就是一株扎根大地并且生发繁枝的树木,这意味着在不可知的世界里充满了生命力。”范迪安说到。

在本次活动之后,第二阶段“青年之为”将从2017年12月持续至2018年5月。在此期间,中央美术学院将邀请在“激活创新”中提出相关问题的院校,进行深入研究合作,以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研究工作坊为发声主体,通过为期六个月的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与阶段性成果将以文献形式呈现。

到了2018年9月,将进行第三阶段“教育不在”。以教育领导者和策略制定者为主体,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庆典期间,邀请全球百位校长对“青年之为”教学实践及教育改革与战略的设计进行研讨。

官方微信

电话:186-2902-5999

办公:西安市长乐路上水苑九号会馆2楼

版权所有:吴福春书法艺术网

备案:陕ICP备222585号

热线:158-2907-4800

技术:西安凤巢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