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刘星,刘星国画艺术网,画韵传媒网!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刘星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
康平首页 作品

相关资讯

联系我们

咨询热线:


139-9200-8306


邮件:931737117@qq.com


网址:
www.yuehechina.com/lx


地址:西安市雁塔

详细信息

关于“山水寻梦——峨眉山写生画展”

发布时间:2018/12/13 浏览量:1895 分享到:

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始终是推动中国画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规律。南北朝、唐宋等中国画发展的高峰时期,无不是因为画家们十分重视写生;明清之际中国画的衰败,也无不是因为画家们普遍地躲在象牙之塔从事创作而脱离了生动鲜活的自然生活。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初,在蔡元培、徐悲鸿、刘海粟等老一辈学人的努力下,近百年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已经形成了重视写生、并认为它是学生把在基础训练阶段所学到的中国画传统笔墨技法向自己的实际创作能力进行转化的重要环节。因此,写生已经成为中国画山水画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认真抓好写生教学,对于切实提高整个山水画的教学水平,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然而,自五四新美术运动后,写生活动出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论:一种是从西洋画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出发的创作方法;另一种是立足中国画传统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的创作方法。两种不同的艺术方法,导致了近百年的中国画山水画出现了这样两种不同的格局:一种是以李可染、石鲁、傅抱石等为代表的“新山水画”;另一种是以黄宾虹、黄秋圆、陈子庄为代表的“传统山水画”。他们各有成就,各有短长,共同形成了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画坛亮丽的风景。

与此相应,在中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写生教学的方法上,也形成了“西式”和“中式”的不同。这两种教学方法,所教授的结果自然是十分不相同的。近年来,随着后现代思潮中的文化生态主义对民族文化的重视,以及中国在经济崛起后民族文化寻根热潮的出现,中国画坛也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回归思潮。因此,“山水寻梦——峨眉山写生”活动的导师刘星博士在这次写生活动中,着力试验着从中国画传统的观察方法出发,要求学生以传统的笔墨方法,捕捉最鲜活的第一生活感受。他们历时一个月,深入峨眉、乐山、剑门、宁强、南郑等名山大川,广搜奇峰打草稿,创作出了数百幅山水写生画。学生们由陌生到熟悉,由熟悉到老练,最后个个能自主经营画面,自由创造。从这次展览可以看出,大家的笔墨不仅是传统的和鲜活的,有些还是很有创造性的。